阵雨连连,却浇不熄丹青圣手们创作的天地人和热情之火。得巨荫庇护,连接淅沥雨滴被遮挡在层叠茂密的树神树冠外,让画家们得以专心为古树们绘制“肖像”。天地人和8月17日至18日,连接10多位书画家走进粤东汕头、树神汕尾,天地人和开展“翰墨千春·绿美岭南”主题采风写生活动。连接他们穿梭于古树乡村与红色旧址之间,用画笔勾勒自然之美与历史之厚。
绿美广东岭南古树采风活动走进汕尾。
在海丰县公平镇庵前村古树公园,画家们支起画板,专注勾勒古树轮廓。
明末清初,戴氏先祖携亲眷自福建迁至庵前村,在戴氏明睿公祠后山栽林。历经近三百年沧桑,这片风水林已壮大为郁郁葱葱的古树公园,成为村民心中神圣的“树神”象征,承载着族群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
步入公园,浓荫蔽日,曲径通幽。普查数据显示,园内现有6株三级古树名木:2株榕树、2株秋枫、1株朴树、1株臀果木。其中树龄最长的榕树已达255岁,无数气根如瀑布般垂落,树根底部的树洞仿佛诉说着无尽往事。一株155年的朴树因台风影响身姿倾斜,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紧抓大地,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姿态。还有200年的秋枫、150年的臀果木……它们与众多“年轻后辈”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数世同堂的“古树家族”。
林素花在树下写生。
汕尾市版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林素花对比了此行所见不同古树群的特点:“西坑(庵前)这边的古树给我的感觉是高大挺拔,中正直立,雄浑壮丽、枝繁叶茂。这深深扎根的力量,或许正是这片水土历史人文赋予树的特征。”她计划在创作中糅合“苍劲虬枝、中正枝干、繁茂花叶、累累果实”等元素,全方位展现汕尾海陆丰的生态与人文底蕴,并通过教学将保护古树的意识传递给下一代。
汕尾画院院长陈烈树则更强调视觉的探索与震撼力。“用大花鸟画的形式去表达古树的形态,其震撼力会更大。这能连接起喜爱古树和书画艺术的人群,让他们共同感受这份魅力。”他视此次写生为一次深刻的“生命对话”,致力于让艺术成为连接人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的桥梁。
庵前村古树公园内枝繁叶茂、古木参天。
古树无言,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村民的信仰与乡愁。风雨中的画笔,不仅描绘着古树的形态,更勾勒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和对绿色家园的守护。汕尾画家们在庵前古树公园的采风,是一次对自然生命的礼赞,是对深厚人文的回望,更是用艺术力量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参天古树的生命力震撼着艺术家们。
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建涛高度评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古树、建筑、人,共同构成了乡村的根脉。我们用艺术形式将其展现,能唤起人们对乡村的眷恋,让更多人感受到古树的魅力。”
红场内的古鸡蛋花树与红墙相得益彰。(陈建涛 摄)
离开庵前村,画家们来到海丰红宫红场。红场内,一株280多岁的罗汉松傲然挺立,它见证了海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也成为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交融的象征。彭湃故居中的红棉古树,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周边的古建筑群相互辉映,诉说着当年的热血岁月。
采风团在潮阳金灶镇官坑村。(陈建涛 摄)
此次采风还走访了汕尾城区月眉村、海丰可塘上达村以及汕头潮阳区金灶镇、龙湖区外砂街道东溪村等地。金灶镇的三捻橄榄古树群中,有一株500多年的“树王”,见证了当地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东溪村则以24间古书斋和36 座古宅邸闻名,百年鹰爪兰在古寺中绽放,与周边的古树群共同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
画家与孩子们一起采风创作,传递生态保护的“种子”。(陈建涛 摄)。
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是深入实施广东省委“1310”部署,推动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融合的创新之举。该活动由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林业局联合主办,南方农村报社、广东乡村振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协书画专委会、广州美术学院等单位支持。
岭南大地现存古树名木85273株,其中一级古树及名木达851株。该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创作,唤醒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让历经沧桑的“绿色活化石”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生动诠释绿美广东的深厚底蕴。
今年7月25日,翰墨千春·绿美岭南——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启动。采风团队分赴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用笔墨丹青全景记录岭南古树的壮美生态画卷。其中的优秀作品,日后将会在“翰墨千春·绿美岭南——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中展出。
为了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东古树名木保护工作,2024年5月10日,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在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项目由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推进,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树认捐·绿美有我”募集资金活动。
该项目涵盖了全省82873棵古树,认捐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可重新认捐。省内各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央驻粤单位以及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均可通过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古树认捐活动。募集资金将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县镇村绿化和古树养护等。
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火热进行中
登录“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
认捐认养一棵古树
一起成为古树守护人
↓↓↓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嘉镓
摄影:王彦超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